亂翻書

清風不識字,無事亂翻書

根據巴金的小說《家》改編的話劇《家+》,其實我沒有看完原著,因為我很膩煩巴金那麼嘮叨⋯但我還是蠻喜歡這部戲的,最喜歡第九場《玉鐲》,大段的輪番獨白,對這班演員來說還是比較吃力,吃力不在理解,而是表現,台詞寫得蠻棒的,但演員們說話的語氣和其反映的情感強度的變化似乎只有一個模式⋯

對我來說,這一場給我的震撼是我以為單純的女孩子鳴鳳最後還是會活得最真實,然後和身世相似,遭遇更殘酷的陳姨太形成對比,就像《batman: the killing joke》的結尾Joker講的關於兩個從瘋人院越獄的病人的笑話那樣,有人跳過去了,有人留下。但是這部戲給了我一個反轉,陳姨太固然是由身陷囹圄走到最後自甘去玩這一場沒有贏家的遊戲,她追求的是權力,是和男人周旋的戰利品「高老爺送她玉鐲」;而鳴鳳雖然通過自殺作為反抗而跳出這場遊戲,但在她那樣做之前,也先一步放棄了去愛。她拒絕了三少爺的愛,她要的是「被記住」,和三少爺的最後一次見面,她試圖反覆確認這項「戰利品」。當她發現三少爺會因為報紙的事情就離開她的身邊,她自殺了。

玉鐲這個線索用得巧妙。它從一開始就暗示了她們和男人的關係裡面,沒有愛。陳姨太的經歷讓她深信「愛」的虛妄,玉鐲(權力)才是真實;鳴鳳不要權力,但也覺得自己不配有愛,全力追求「被記得」。到了最深處,陳姨太和鳴鳳在追求的,都叫「存在感」。

/  
评论

© 亂翻書 | Powered by LOFTER